″″

所在机构
详细信息

张雅杰:群众信任是前行的最大动力

2025-08-15 14:45:18      阅读量:

“没有拉不了的架、没有调不好的事、没有解不开的结”,这是天津市宁河区芦台街金华路社区党总支书记、人民调解员张雅杰从事调解工作十年积累的经验。

“不但要会讲情、讲理,还要会讲法。”张雅杰深知,作为一名调解员要时刻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她先后学习多部法律法规,积极参加人民调解员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技能培训,认真分析每一起处理过的矛盾纠纷并总结成功经验,通过多年的不断学习积累逐渐成为一个能够熟练化解各种矛盾的行家里手。

除了增强自身的法治素养,作为宁河区妇联执委的张雅杰,还带领“胡同议事会”的妇女小组学法、普法,并在“解心宽矛盾调解室”打造了“普法空间”,组织开展送法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广场、进网络等法律“六进”活动,梳理出群众迫切需要、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共同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社区里的矛盾,往往像一团乱麻,得用“专业”这把梳子慢慢理。去年大面积拆违时,施工队作业时碰坏了居民房屋,一方说“修好不碍事”,一方喊“安全无小事”,从争吵到停工,谁也不肯让步。

这时候,“和稀泥”没用,得靠“硬依据”说话。张雅杰和同事请律师普法,邀第三方鉴定定损,用法律条文划清权责,用评估报告核定损失,用专业数据替代情绪对抗,最终5000元的赔偿方案,让双方在规则里点头认可。

调解工作中,张雅杰还充分发挥女性“柔性”优势,做到耐心、细心、爱心,问百家事,解千家忧,化解百姓“疙瘩事儿”,解开群众“烦心事儿”,将社区邻里之间的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切实发挥了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让社区更和谐,让邻里关系更美好。

为实现基层调解组织触角的延伸,张雅杰用双脚丈量社区,用真情服务居民,带头将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做深做实。她带领大家先后打造了“一角一院一亭”矛盾化解平台,并创建了“书记来评理”调解品牌,将矛盾化解在萌芽。自该模式实施以来,成功解决居民烦恼35件,收集群众意见126条,调解案例60件。

针对金华路社区老旧小区多、弱势群体多、矛盾纠纷也多的现实情况,张雅杰坚持矛盾纠纷早发现、早研判、早调解,将社区7个大网格划分为55个微网格,在与社区居民面对面、心贴心的接触中充分发挥“网格+社区+调委会”作用,通过齐抓共管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格局切实将社区矛盾调解化解在了“家门口”,真正实现了“小矛盾不出居民小区、大矛盾不出社区”。

“调解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琐碎。”张雅杰介绍说,支撑她一直走下去的是群众那句“你给评评理”的信任。(记者 范瑞恒 通讯员 张慧娟 杨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